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

公募基金又现“老鼠仓”。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杨某嘉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陈某东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经上海监管局认定,“陈某东”证券账户与杨某嘉管理的基金发生趋同交易。最终,上海监管局对杨某嘉做出50万元罚款的处罚。

图: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来源:上海监管局官网

通过对比,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老鼠仓”的主角或为已在2024年10月离任的原海富通基金经理杨宁嘉。

公开资料显示,杨宁嘉于2017年加入海富通基金,从股票分析师做起,一步步升为基金经理。2019年9月,他开始参与管理产品;2021年9月,正式独立掌舵海富通电子传媒产业股票基金,随后又陆续接手海富通新内需混合、海富通数字经济混合。

从他任职期间的业绩来看,三只产品仅有海富通数字经济一只为正,海富通新内需A为-19.69%,C为-19.84%。海富通电子传媒产业A为-37.79%,C为-39.31%。2024年10月14日,他因个人原因离任,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他旗下3只产品在管总规模为6.17亿元。

“当时业内对他的离任很奇怪,因为他那个时候刚刚接手了一只基金,刚刚四个月。”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资料显示,杨宁嘉2024年6月3日接任海富通数字经济,直至离任仅123天,任职期间业绩为4.33%。今年5月份,海富通数字经济因为资产净值仅36万元而退市。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监管部门、公司稽查每天都会对公募产品的交易、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进行监控,每位投研人员也都要及时上报个人及亲属股票账户。通过大数据对比,一旦有异常交易,就会触发预警系统。”有公募稽查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想通过抬轿子、老鼠仓的行为获利基本不可能,即使离任,被查出来只是早晚的时间问题,同样会被行政处罚。”

此次老鼠仓事件对于正处在整合漩涡中的海富通基金来说,无疑敲响了合规底线的警钟。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海富通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股东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和法国巴黎资产管理BE控股公司(持股49%),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月18日,海富通基金发布关于公司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根据公告,海通证券所持海富通基金股权亦归属于合并后的国泰君安,即合并后的国泰君安成为海富通基金的主要股东。

随着“世纪合并”的尘埃落定,新的国泰海通证券目前控股华安基金(51%)、海富通基金(51%),参股富国基金(27.775%),且国泰君安资管还有单独公募牌照,不满足证监会对“一控一参一牌”的要求。因此,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合并整合被业内认为势在必行。

今年以来,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高管队伍也相继发生了一些变更。4月23日,海富通基金公告称,董事长路颖因工作调整离任,谢乐斌担任公司董事长。路颖重回研究所,出任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

谢乐斌2021年6月28日起担任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现任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作为元老级人物,谢乐斌的入职也被业界认为是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两家公募巨头或将合并的信号。

今年8月28日,华安基金官宣称,随着原董事长朱学华到龄退休,招商基金原总经理徐勇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长一职,此前徐勇已经接棒华安基金党委书记。

从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管理规模来看,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华安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超7400亿元,非货基金管理规模超4400亿元;而海富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2433.93亿元,非货规模为1965.02亿元。

虽然资管规模相差悬殊,但海富通基金手握的“三张王牌”(企业年金、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的管理牌照)也令业内诸多同行艳羡不已。

具体来看,海富通基金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是首批获得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2012年9月,中国保监会公告确认海富通基金为首批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之一。2016年12月,海富通基金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选聘为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按照现有的规定,社保年金管理人的牌照不得随意变更,因此,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合并后的主体必须保留“海富通”品牌,这也强化了华安基金更名并入海富通基金方案的可能性。

不过,从人社部披露的企业年金成绩来看,海富通基金在权益组合的成绩并不算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富通基金管理99个企业年金组合,总金额为750.88亿元。在集合计划中,海富通基金管理的固定收益类组合、含权益类组合近三年累积收益率分别为8.26%、-1.66%,均在11家管理人位列最后一位。